关于组织2021年机电工程学院教学竞赛决赛的通知
作者:张霞浏览:时间:2021-06-15
为提升我院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,推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改革,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,营造追求卓越教学文化氛围,引导广大教师热爱教学、倾心教学、研究教学,现将2021年我院教学竞赛决赛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参赛对象
由我院各系(中心)教学竞赛初赛推荐产生,具体名单如下:
序号  | 系别  | 赛道  | 教师姓名  | 课程组名称  | 
1  | 电子系  | 教学创新-副高  | 马驰  | 故障诊断(英语)  | 
2  | 设计系  | 王大刚  | 机械原理  | |
3  | 设计系  | 杨金勇  | 机械原理  | |
4  | 制造系  | 郝敬宾  | 机械制造工程学II  | |
5  | 制造系  | 教学创新-正高  | 刘新华  | 《先进制造技术》(英语)  | 
6  | 制造系  | 教学创新-中级  | 田宪华  | 机械制造工程学II  | 
7  | 电子系  | 课程赛道-理论  | 江帆  | 测试技术  | 
8  | 机器人  | 柏德恩  | 传感器原理与技术  | |
9  | 图学中心  | 祁隽燕  | 工程图学  | |
10  | 图学中心  | 张燕杰  | 工程图学  | |
11  | 电子系  | 许少毅  | 工业自动化技术  | |
12  | 设计系  | 江红祥  | 机械设计方法  | |
13  | 设计系  | 刘后广  | 机械设计基础  | |
14  | 设计系  | 刘善增  | 机械设计基础  | |
15  | 设计系  | 花纯利  | 机械设计基础  | |
16  | 制造系  | 赵啦啦  | 机械制造工程学I  | |
17  | 制造系  | 杨海峰  | 机械制造工程学I  | |
18  | 制造系  | 韩静  | 机械制造工程学II  | |
19  | 制造系  | 司垒  | 机械制造工程学II  | |
20  | 电子系  | 汤裕  | 控制工程基础  | |
21  | 机器人  | 蒋玉强  | 控制工程基础  | |
22  | 机器人  | 课程赛道-实验  | 田丰  | 机电传动控制实验  | 
23  | 设计系  | 丁海港  | 机电液控制综合实验  | |
24  | 制造系  | 李凌  | 机械制造工程学实验  | |
25  | 电子系  | 张有忠  |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  | 
二、院级教学竞赛决赛时间安排
1、课堂教学赛道
理论课堂组:材料评审为2021年6月23日,现场评审为2021年6月24日9:00-12:00、14:00-17:00。
实验课堂组:材料评审为2021年6月23日,不开展现场评审。
2、教学创新赛道
正高组:材料评审为2021年6月23日,现场评审为2021年6月25日9:00-12:00。
副高组:材料评审为2021年6月23日,现场评审为2021年6月25日9:00-12:00。
中级组:材料评审为2021年6月23日,现场评审为2021年6月25日9:00-12:00。
三、院级教学竞赛决赛主要内容
1、课堂教学赛道
(1)理论课堂教学组
教学设计(20%):入围决赛的教师,须提交5个学时的教学设计。参赛教师将教学设计等材料请于2021年6月20日之前发送至教学科邮箱(jdjx@cumt.edu.cn),由专家评委进行材料评审。
现场说课(5%):针对教学对象和参赛教学节段,说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、说教法与学法、说教材、说教学过程。现场说课环节时间为5分钟。
现场讲课(75%):现场讲课环节时间为15分钟,参赛教师提交1个课堂教学节段的PPT。
(2)实验课堂教学组
实验项目教学设计(70%):入围决赛的教师,需提交5个实验项目教学设计和对应的教学日历。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实验目的、实验原理、实验思想、实验基本方法、实验拓展等。教学内容安排上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,注重理论联系实际,讲求科学性和探索性,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。参赛教师请于2021年6月20日之前发送至教学科邮箱(jdjx@cumt.edu.cn),由专家评委进行材料评审。
特色与创新(30%):参赛教师需针对每个实验项目提交一份在教学设计、演示方式、教学组织方法、设备改进等方面具有明显特色与创新的说明,并于2021年6月20日之前发送至教学科邮箱(jdjx@cumt.edu.cn),由专家评委进行材料评审。
2、教学创新赛道
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(30%):创新成果报告应基于参赛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,全面体现课程教学的创新成效,注重体现以下三方面内容:第一,明确说明课程教学创新解决了教学中的哪些“痛点”问题,注重问题导向;第二,突出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贯彻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教育理念,全面反映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创新思路、举措、效果及反思,注重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;第三,通过基于数据、案例等证据的可靠分析,说明问题解决的情况和效果,并分析其推广应用的价值。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须有摘要约300字,正文字数不超过4000字。参赛教师将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等材料请于2021年6月20日之前发送至教学科邮箱(jdjx@cumt.edu.cn),由专家评委进行材料评审。
现场评审(70%):现场评审以教学创新设计汇报为主。参赛教师结合课程教学质量标准和教学实践,全面说明整门课程的设计思路,突出教学改革与创新,展示相关过程性支撑材料。汇报时间不超过15分钟,专家评委提问交流时间不超过10分钟。
联系人:张霞,联系电话:83590706
机电工程学院
2021.06.15
扫一扫分享此页